作者: 來源: 發表時間: 2023-12-25 19:45
今天下午,菏澤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場舉行,邀請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認真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并回答記者提問。
敬請關注。
新聞發布會開始
主持人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
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三場,很榮幸邀請到: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勇先生,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眾先生,市預算績效評價中心副主任黨舒女士,共同為大家介紹我市認真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并回答記者朋友們的問題。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省駐菏新聞機構、市各媒體和新聞網站的記者朋友。
主持人
首先,請馬勇局長介紹相關情況。
馬勇
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下午好!
近年來,菏澤市財政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狠抓“強保障、建機制、拓渠道”三項工作重點,全力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順利實施。
一、強化“三個保障”,聚焦重點服務大局
一是聚焦生態保護治理強保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支出重點,強化財政資源統籌。2022年以來,累計籌集資金10.28億元,支持大氣污染治理、流域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等重點工程,取得較好成效。PM2.5平均濃度從2012年的128微克每立方米,降至49微克每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增加了128天。地表水國控斷面五類及以下水體清零,優良水體比例達到100%。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
二是聚焦水安全利用強保障。統籌財政資金39億元,投入全市現代水網建設,支持菏澤魯西新區、南水北調調蓄及供水保障工程、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等75項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投入資金13.6億元,支持水環境整治和城區防汛工程建設,有效提升了城區水環境質量和防汛能力。同時,對全市9個縣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工程實施獎補,有效改善了縣城水環境質量。
三是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強保障。統籌財政資金資源,通過加大投入、資金獎補、財政貼息等方式,支持打造“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4個、特色產業集群3個。支持做好黃河灘區困難群眾救助工作,撥付資金13.7億元,提高困難群眾救助標準,為灘區群眾安居樂業提供了保障。
二、健全“三個機制”,樹牢獎優罰劣導向
一是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獎補機制。聯合發改、資規和環保等部門出臺《菏澤市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財政獎補機制實施方案》,建立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常態化、穩定化的投入保障機制,確保全面完成節能減排降碳目標。二是建立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制定《菏澤市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實施辦法》,完成市內 22 個跨縣界斷面生態補償協議簽訂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了2023年至2025年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續簽工作。三是健全財政涉企資金“綠色門檻”制度。制定《菏澤市財政涉企資金“綠色門檻”制度實施方案》,明確規定7類財政資金優先支持和6類不予支持的企業范圍,樹立起“誰綠色發展好、誰多得財政資金,誰綠色發展差、誰少得或不得財政資金”的鮮明導向。
三、拓寬“三個渠道”,增強財金聯動實效
一是用好農業信貸擔保“杠桿”。放大財政支農政策效應,大力支持農業信貸擔保工作開展,今年以來,全市新增農業信貸擔保37.56億元,在保61.28億元,累保187.8億元,三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二位。二是保障創業擔保貸款資金。聯合市人行、市人社等部門,為在外自主創業和擴大經營的個人創業者提供專屬“在外創業鄉情貸”,促進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創業。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5.71億元、利息補貼4715萬元,扶持各類市場主體9771家。三是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加強財政金融協同聯動,支持地方法人銀行增加綠色低碳領域優惠貸款投放,對地方法人銀行發放的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三大領域貸款,以及納入人民銀行統計范圍的綠色貸款,符合再貸款利率要求(不高于5.5%)的,財政予以25BP的貼息,地方法人銀行實際承擔資金成本低至1.75%。截至9月底,全市綠色信貸余額442.83億元,同比增長46%。
關于這個問題,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主持人
感謝馬局長的介紹。下面是記者提問環節,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
菏澤廣播電視臺記者
今年以來,國家在支持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方面出臺了哪些新的支持政策?
馬勇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是黃河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內容,圍繞農業糧食生產,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以來,國家繼續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出臺實施了以下幾項政策。
一是開展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單產提升行動。對符合關鍵技術措施的規模種植主體實施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為100元/畝。同時根據產量情況,階梯化設置補貼標準,補貼標準浮動在上下20%以內,單個主體最多獎補10萬元,培育了一批規模種植能手和高產典型,促進了各縣區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增產。
二是實施高標準農田貸款貼息。對于建設主體新建、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的信貸資金予以貼息補助,補助標準不超過1%,最高貼息200萬。
三是實施現代設施農業貸款貼息。對符合《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要求的設施種植、設施畜牧、設施漁業、倉儲保鮮等領域新建、擴建生產設施設備及技術改造所需信貸資金,財政按照貸款額不超過1%給予貼息,單戶貼息最高100萬元,貼息年限在5年以內,以后年度可根據實施情況動態調整。
這個問題就介紹這些,謝謝!
齊魯晚報記者
請問市財政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黃河灘區遷建工作中,主要做哪些工作?
王眾
黃河灘區居民遷建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在國家和省的關心支持下,我市黃河灘區居民遷建重大民生工程竣工投用,灘區群眾搬入新居,實現了百年安居夢。市財政多方籌集資金,保障灘區群眾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一是在黃河灘區遷建投資補助資金方面,市財政強化財政支撐保障作用,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統籌各類資源,集中財力加大對黃河灘區遷建項目支持力度,通過爭取國家及省級補助及地方自籌,東明灘區共籌集資金134億元。對于超規劃投資部分,市財政主動與省財政廳對接,爭取資金近4億元,極大緩解了資金投入壓力。
二是在“四好”農村路建設補助方面,市財政聯合市交通局向省財政廳、省交通廳溝通匯報灘區“四好農村路”和灘區后續撤退道路情況,爭取到灘區農村公路建設省財政支持標準由每公里20萬元提高至40萬元,并將沿黃四縣區共計8個項目納入山東黃河灘區遷建后續發展重點項目三年計劃。今年以來,我市爭取上級農村公路補助資金3.6億元,累計完成新改建“四好農村路”1016公里,改造危橋33座,實施重要村道或三級及以上村道安保工程460公里,完成黃河灘區道路建設12.5公里,完成投資20億元,進一步改善了灘區群眾交通出行條件。
關于這個問題,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中國山東網記者
我們了解到,從中央到地方陸續出臺了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財政政策,請問市財政下一步如何抓好財政政策落實工作?
黨舒
下一步,市財政將把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工作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從資金投入和機制創新雙向發力,持續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資金投入文章,發揮財政保障作用。把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工作列為重點領域支出,不斷拓寬資金渠道,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同時,積極爭取上級財政部門的政策和資金支持,2023年以來,共爭取上級資金6.15億元,比2022年增長68%,市級共籌集資金2.2億元,有力推動我市黃河流域生態環保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二是做好機制創新文章,發揮政策激勵作用。綜合運用生態補償、稅費減免等政策工具,協同推進減污降碳擴綠增長,加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進一步完善流域生態保護橫向補償機制,落實生態文明獎補政策,將補償資金與生態保護實施效果掛鉤,調動各方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
三是做好預算績效文章,發揮績效管理作用。嚴格開展生態保護項目績效評價,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度實行“雙監控”,加大對專項資金監督檢查力度,確保資金使用安全、高效,切實發揮資金使用效益。
關于這個問題,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主持人
今天的記者提問就到這里。感謝幾位發布人的發布和對記者提問的解答。我市財政局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強化“三個保障”、健全“三個機制”、拓寬“三個渠道”,全力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順利實施,并取得明顯成效。請各媒體對今天發布會的內容進行充分準確的報道和全面深入的解讀,推動凝聚強大合力,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共抓保護的濃厚氛圍。
本次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圖片攝影:張浩)